“吸毒村”的救赎:曾因毒品“失控"”如今已重生-凯发网
2018年5月8日,航拍丹村新村,一栋栋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新村中。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 摄)
文化兴村驱“毒魔”:一个“吸毒村”的救赎
本报记者柳昌林、李金红、王海洲
走进老丹村,斑驳脱落的围墙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有关禁毒的宣传标语若隐若现。在一处老宅子墙体背后,“某某吸毒死了”几个涂鸦大字依然能看得清。
这一切,似乎都暗示这里曾经受到的“毒害”之深。
丹村,位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的尖峰岭下,是一个有着5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清代中期,丹村出过4名贡生;革命战争年代,丹村有28位烈士为革命捐躯。
然而,这样一个颇具文化和红色基因的村庄,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沉沦:毒品蔓延、抢劫盗窃等治安问题多发,外地司机一度不敢进村,连外地姑娘也不愿嫁进来。丹村一度成为海南西部边陲有名的“吸毒村”“问题村”。用老丹村人的话说,“以前外出说自己是丹村人,都会没面子”。
如今,走进“新”丹村,一块写有“文化兴村”“红色传承”的石碑矗立在村口,一排排独栋小楼映入眼帘,村路纵横交错,村民三五成群在酸梅树下纳凉,袅袅炊烟勾勒出新农村新画卷的勃勃生机。
村两委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写满了村里大家族的族谱、家训,办公桌上还堆放了由村两委编撰的《丹村志》和民间文化刊物《龙沐湾》,19本村民的个人作品集依次排放。连任5届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上强笑着说,丹村的文化基因被激活了,现在愿意嫁到丹村的外地姑娘越来越多,丹村人的面子又回来了。
被拉下水的村民
“通过负面教训让村民反思,懂得村衰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辙,从而少走弯路,让丹村长盛不衰,造福子孙后代。”
《丹村志》开篇的这段话,直面了丹村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将毒品带回村里,丹村的噩梦就此开始。
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石献奇回忆,那时村里人大部分都在家务农,种水稻、种瓜菜的都有,但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即使农作物有收成也难以运出去,大家挣不到什么钱。
村里劳动力大量闲置,部分村民为谋生计,开始远走他乡到外地打工。由于缺少约束,外出务工者中的一些人染上毒瘾,并传给同村青少年。
大多数吸毒者都有相似的经历:最初接触毒品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深渊。
今年34岁的阿光(化名),皮肤黝黑,眼珠深凹,鬓角已有几缕斑白,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苍老许多。阿光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有一天,他和几个带着“白粉”的年轻人去了村东头一间废弃的小房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阿光的噩梦从此开始。
持续吸了四五个月后,阿光感觉自己彻底离不开毒品。当年10月,正和朋友一起吸毒的阿光被警察抓住,并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白粉’就是毒品,但不知道毒品具体有什么危害,以为跟抽烟一样。”石献奇说,当时家里有吸毒的孩子,村干部向家长提醒,家长多数时候会不高兴,认为毁坏了孩子的名声,所以一致对外称“孩子没有吸毒,就是在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