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三代民警见证了资阳隔离戒毒所的发展-凯发网

2018年11月09日 09:54:34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祖孙三代人合影

  普通的一张合影,却承载着祖孙三代人的坚守。近日,在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资阳所)新办公大楼前,资阳所康复训练中心副主任王璐带着妻子王慧与在资阳所工作过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在这儿,祖孙三代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资阳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爷爷王一安回忆昔日大堰所工作

  爷爷王一安曾获得的荣誉

  爷爷王一安在翻看老照片

  六十年代:爷爷见证了大堰劳教所历史的开创

  王璐的爷爷王一安是家里的第一代戒毒民警。1961的秋天,他和4位同事带着10名服刑人员一起到了当时的大堰村,在刚刚成立的新单位“大堰园艺场”担任管教科内勤干事。两间废弃的仓库,无人打理的土地,一片萧瑟。这便是大堰劳教所的前身。

  后来,开荒种田、修房建场,为后续服刑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来做好了准备。又相继从资阳劳教队、简阳劳教队、简阳农场调来十几名干部和300多名犯人,王一安和同事们开启了建设大堰劳教所的历史。

  1962年6月,经过8个月的紧张筹备,内江专区公安处根据四川省公安厅劳改局的批复,将王一安所在的“大堰园艺场”更改为“四川省大堰劳动改造管教大队”,正式开启了劳改人员的接收和管理工作。

  父亲王新伦的老照片(图片由资阳强戒所提供).

  七十年代:父亲见证了大堰劳教所的建设

  王璐的父亲王新伦和母亲王维佳是家里的第二代民警。王新伦在1975年进入大堰劳改大队修建的氮肥厂,一开始从工人干起。随着氮肥厂开工建设,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五中队劳教人员修公路。

  1975年6月,农场到清泉的3451米入所通道贯通,到1978年底,大堰农场修建了4824平方米在当时来看较为先进的厂房、职工单身宿舍、家属宿舍、值班室等。“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变化也特别大”王新伦感叹道,以前宿舍和办公楼都是土墙,后来建成了砖墙,到现在的按照标准修建的围墙,变化真的很大。

  硬件设施搞上来了,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规范。1988年,女劳教人员全部调往楠木寺女子劳教所。2006年,剩余的少教人员全部移至成都少教所。2008年11月,资阳所创立了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所内交叉感染为中心的“蓝莲花家园”模式,并逐步修订完善,形成了以格式塔治疗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为基石的“艾滋病集中管理治疗工作国际示范点”,建成了“互联网 生命=蓝莲花家园”工作主体,坚持科学戒治,推行戒毒导师制,提高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生命质量。

  王新伦先后待过集训队、三中队、机修车间、教育科、行政办公室、监察科,直到2016年退休前的40余年时间里,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他们这一代戒毒民警共同努力下, 他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资阳所的发展。

  王璐接受记者采访

  二十世纪初:王璐见证了大堰劳教所的变革

  王璐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小的时候就常在劳教所的空地上玩。王璐和妻子王慧是家里的第三代戒毒民警,二人在警校时相识。受家人的影响, 在2000年毕业后,王璐进入了当时的大堰劳教所,在七大队当民警。之后,王璐从试用期民警、办事员、副主任科员一步步升到主任科员,现在任职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康复训练中心副主任。

  2008年7月30日,大堰劳教所正式增挂如今的“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2012年,王璐所在的八大队改为艾滋病专管大队,当时三分之二的人都不愿意留在艾滋病专管大队,王璐在和父母、妻子商量之后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艾滋病专管民警。“那段期间特别忙,各种资料编撰、汇总,经常熬到深夜。妈妈看到我这么辛苦,经常给我打气,说她那时全靠手写资料,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我现在能用电脑打字幸福多了。”王璐直言,在妈妈的鼓励下,他一路坚持下来,在艾滋病专管大队这一干就是6年。

  在以王璐一家三代人为代表的资阳所民警的坚守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资阳所始终保持艰辛创业、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担禁毒宣传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场所效应和社会效应,而改革开放这股风还将继续促进资阳所的发展与创新。

  如今的资阳强戒所信息化管理

[责任编辑: 楼鑫(见习) ]
网站地图